• 期刊首页
  • 学会介绍
  • 期刊导读
  • 投稿须知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期刊介绍
学会介绍
期刊导读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学会动态

  • 建立全科制度 践行全人服务—2015中国全科...
  •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食...
  • 医学生暑期实践送科普进社区
  • 同济附中2015届中考再创辉煌
  • 国家卫生计生委马晓伟副主任一行来中华医学...

最新公告

  • 关于做好暑假期间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
  • 关于做好暑假期间安全稳定工作的通知
  • 关于召开“2015年国际青年学者东湖论坛—转...
  • 医学高科技巡礼讲座预告
  • 同济校区网络割接通知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1 > 01 > 信息摘要

健康成年人手部主动及被动运动时大脑功能区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出 处】:

【作 者】:

【摘 要】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健康成年人手部主动、被动对掌运动时的脑激活区的特点,为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9名健康成年人参加实验.以右手主动及被动对掌运动作为刺激模式,采用区块设计,利用SPM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测量位于对侧感觉运动区及运动前区的脑激活区的中点,并统计各脑区出现激活的频数.结果 主动及被动手对掌运动时主要激活的脑区包括:对侧感觉运动皮质(SMC)区、对侧运动前皮质(PMC)区、双侧辅助运动区(SMA)及同侧小脑,其中对侧SMC区的激活频率最高;被动运动时所激活的对侧SMC和PMC区的几何中心较主动运动时偏后.结论 主动和被动对掌运动均可引起运动相关脑区激活,两种运动模式所激活脑区在分布上无明显差别,但被动运动所激活的对侧SMC和PMC区几何中心较主动运动偏后.

相关热词搜索: 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主动运动 被动运动 感觉运动区 运动前区 辅助运动区

上一篇:使用fMRI观察刺激下肢不同穴位对小脑的激活与去激活效应
下一篇:Passy-Muir说话瓣膜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气管切开患者1例报道

        中华医学会版权所有    京ICP备案:05052599
        地址: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
        邮编:430030